联系方式
陈老师 19123169326
孙老师 19123169336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博雅学院
学校新闻 / RED EDUCATION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来源:重庆大学

浏览量: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29_副本.jpg

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也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更是广大劳动群众的一件大事喜事。

据介绍,1950年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拟表彰对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以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为主体。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903人,占比37.22%;普通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321人,占比13.23%;机关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一线等人员634人,占比26.1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回顾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成就,强调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动员工人阶级为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工会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工运理论,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功实施。

习近平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着眼推进共同富裕,稳步增进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福祉。

习近平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全心全意当好抗癌战线排头兵 倾情倾力构建肿瘤防治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恶性肿瘤已成为社会民生的痛点,据统计,重庆每年有10多万新发肿瘤病例。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重庆市肿瘤防控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主城区,全市仅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有些区县人民医院有放疗设备,但没有技术人员,有些区县人民医院甚至没有肿瘤科。在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专门的肿瘤防控机构。重庆市整体肿瘤防治能力较薄弱,体系不健全。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701.jpg

作为全国第四家省级癌症中心的主任,吴永忠教授认为除了肿瘤医院自己要“奔跑”,还要更加注重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全面提升全市的肿瘤防治水平。2006年起他开始倡导建设肿瘤防治体系,并提出建设理念:“立足公益、付出真情、凝聚力量、共同发展”,体系建设先后历经三大阶段:首先是规范治疗阶段(2006—2014年),推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避免肿瘤患者诊疗不规范。其次是体系建设阶段(2015—2019年),在全市以及重庆周边地区构建“一网一链”体系。最后是全面防治阶段(2020年至今),构建政府、社会、医院全面参与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肿瘤防治共同体,实现病前预防降低发病率,病中规范诊治提高疗效,治后康复回归社会。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830.bmp

全要素协同,整合多方资源。吴永忠教授表示,肿瘤防治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医院、个人等多方协作。创新探索了院地合作模式,构建肿瘤防治共同体。肿瘤医院与当地政府签约,共建区县级肿瘤防治中心,由当地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肿瘤医院提供专家团队、管理体系和技术资源;被帮扶医院着力改善医疗条件,配套提供设施设备,共同解决发展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834.jpg

全层级联动,做强服务体系。他以创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共享,结合重庆市及周边地区肿瘤防治实际情况,提出三级“肿瘤防治网”建设理念,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龙头,开展业务指导与质量监管;在区域内指导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向肿瘤专科医院转型,形成区域辐射力;在区县建立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构建市级—区域—区县的“肿瘤防治网”。

全链条融合,做优连续机制。吴永忠教授表示肿瘤是慢性病,需要进行全周期管理,推动建立涵盖肿瘤登记、科普宣传、预防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肿瘤服务链”,积极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现肿瘤防治工作闭环管理。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839.jpg

全时段贯通,推广同质服务。充分发挥全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肿瘤质控中心等职能职责,在肿瘤防治体系推广全过程同质化管理,全面提升基层肿瘤服务能力,建立多维度组团式肿瘤学科帮扶模式,专家通过推广适宜技术、教学查房、手术演示等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基层随时可互动联系,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可得到规范诊疗,康复服务以及健康促进相关工作。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848.jpg

在吴永忠的推动下,构建起了覆盖“19家肿瘤分院、27家肿瘤规范化基地、105家肿瘤协作单位”的肿瘤防治体系,已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区域肿瘤防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人民群众防癌抗癌意识持续增强,创新医防融合模式得到各级政府、行业、社会高度肯定。

来源:附属肿瘤医院

来源 : 附属肿瘤医院

编辑:曹蔚

审核:曹蔚 曹蔚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