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文系、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承办的“流动的美学:跨文化语境下的审美与社会”国际学术工作坊在重庆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肯塔基大学、爱尔兰梅努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28日上午,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本次工作坊召集人金浪教授主持开幕式。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广益教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重庆大学高研院的发展历程及建设特色,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首场研讨聚焦全球与地方的辩证关系。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鲁晓鹏教授以中国电影与比较文学为例,重新审视学派建构的学理性;肯塔基大学罗靓教授基于“环球亚洲”框架,探讨了中文流行文化对遗产的激活作用。


第二场研讨聚焦中西左翼思想对话。布兰代斯大学王璞教授解析卢卡奇与本雅明跨越三十年的理论对话;香港中文大学张历君教授通过特利季亚科夫,揭示鲁迅与本雅明的思想交汇,呈现西方马克思主义、俄国前卫艺术与中国左翼文学的跨文化互动。


第三场研讨探讨中西美学命题。重庆大学金浪教授通过知识考古重审李泽厚“乐感文化”的现代意义;张振老师以“境况中的思想”方法论,阐释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历史中介性,展现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场研讨探讨媒介时代的审美新维度。梅努斯大学吕洲翔副教授从技术文化史角度解析VR游戏的发展与挑战;杭州师范大学冯雪峰副教授基于“超人类”理论,提出当代艺术中的“蘑菇诗学”构想,探索技术时代的审美新范式。


闭幕式上,金浪教授作总结发言并致谢。他表示,此次工作坊汇聚了前沿、开放的多元议题,与承办此次工作坊的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的旨趣高度契合,期待未来继续开展深入学术交流。

来源:博雅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陈亚玲
摄影:李艺
作者 : 博雅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陈亚玲
编辑:曹蔚
审核:刘念 刘卜玮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