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重庆大学联合中影集团在七七抗战大礼堂举办“电影进校园”活动,放映了影片《南京照相馆》,并特邀该片编剧、重庆大学校友张珂出席映后沙龙。此次活动吸引了近500名师生参与。
《南京照相馆》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聚焦南京大屠杀期间一家普通照相馆内发生的故事。影片取材于日军侵华罪证影像,生动刻画了一群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人,以照片为武器,在黑暗中坚守真相、捍卫民族尊严的动人篇章。
放映现场气氛庄重,礼堂座无虚席。来自不同校区、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退休和在岗教师共同观看影片。在座位已满的情况下,不少师生自发在礼堂后方整齐站立,全程肃穆,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烈的深切缅怀。

该片编剧张珂系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02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2006级电影学硕士毕业生,曾参与创作《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志愿军》等多部重要影片。在《南京照相馆》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构建出一个真实而意蕴深长的叙事空间。
在映后沙龙活动中,张珂与广大师生分享了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创作历程,并与师生展开亲切交流。通过这次互动,大家对那段沉痛却充满力量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看到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其实在创作时,我们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希望呈现一个自然流淌的故事。”张珂在分享中谈到,他在创作过程中有意选取南京城中平凡小人物的视角,既不刻意放大遇难者的苦难,也不渲染历史仇恨,而是以电影人的视角,真实揭露和批判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影片通过影像回望历史,在沉思中传递前行的力量——铭记历史,正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影片中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着普通人的胆怯,却因对真相的执着、对家国的赤诚,最终选择舍生取义。他们用一张张照片,拼凑出侵略者的罪证,也拼凑出中国人在绝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不仅是一句宣言,更是他们用生命践行的承诺。”

放映结束后,师生反响热烈,不少观众感动落泪,并踊跃分享观影体会。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袁媛在发言中表示:“抗日战争时期,要实现‘救亡图存’,青年必须学习军事知识和政治理论,才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后方有效动员群众;而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则需要掌握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在各行各业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认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正肩负起‘强国有我’的时代责任。”
美视电影学院学生杜文宇在发言中谈道:“影片所展现的抗战精神,值得广大青年深入学习。抗战时期,许多青年在战火中成长,在艰苦环境中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进入和平年代,我们更应铭记历史,在实践中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退缩、不放弃,勇于战胜挑战,不断砥砺意志品质,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在七七抗战大礼堂举行的《南京照相馆》放映活动,借助历史建筑特有的氛围,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回望历史、思考当下的真实场域。活动不仅是一场光影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它引导师生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珍惜当下的和平,从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前行力量。
作者:李淼 袁媛
摄影: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 郭晋
作者 : 党委宣传部 李淼 袁媛
编辑:曹蔚
审核:甘润 徐珺琢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