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陈老师 19123169326
孙老师 19123169336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博雅学院
学校新闻 / RED EDUCATION
重庆大学景观与生态修复团队荣获IFLA亚太景观设计奖六项大奖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

来源:重庆大学

浏览量:

2025年11月25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正式公布IFLA-APR LA Awards 2025获奖名单。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景观设计专业奖项之一,该奖旨在展示面向全球气候与生态危机的创新性景观实践,强调风景园林在塑造未来城市韧性与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关键价值。本次评选在建成类项目(Built Projects)的各赛道中依次设立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卓越奖(Award of Excellence)和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三类奖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袁嘉副教授领衔的景观与生态修复团队,依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中心”,长期深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大型水库消落带治理及小微湿地设计实践,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此次评选该团队一举斩获6项大奖,包括自然保护类杰出奖2项,绿色基础设施类杰出奖2项、卓越奖1项,社区类荣誉奖1项。这一系统性成果回应了三峡库区与西南山地的特殊生态问题,展现了我国在复杂水文与山地环境场景下以自然解决方案(NbS)推动生态韧性提升的前沿探索。

其中,“适应水位变动的动态‘林–塘’复合体(重庆开州·大浪坝)”项目荣获自然保护类杰出奖和绿色基础设施类杰出奖。研究团队基于对自然河岸“林–塘”互补结构的生态理解,构建出适应三峡水库澎溪河消落带水文波动的小微湿地网络,为水库水位剧烈波动条件下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模式。

图片1.png

“丘区梯塘系统推动山地乡村振兴(重庆梁平·猎神村)”项目荣获绿色基础设施类杰出奖和社区类荣誉奖。该项目针对西南山地乡村地表侵蚀与土地退化并存的困境,营建由蓄水塘、梯级塘、静置塘等构成的梯塘景观系统,形成“农–林–湿–草”复合生态格局,为受矿业扰动与生态退化影响的山地乡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路径。

图片2.png

“采砂废弃河岸的生态蝶变(重庆开州·滴水坝)”项目荣获自然保护类杰出奖和绿色基础设施类卓越奖。团队创新提出“林–塘–岛”复合生态结构,将地形整治、水文调控与植被构建进行系统耦合,形成林泽、基塘、岛链三类紧密联动的生态子系统,为受季节性水位扰动的河岸采砂废弃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创新技术范式。

图片3.png

上述三个获奖项目共同展示了在中国西南山地与大型水库交织的复杂情境下,如何通过 NbS 形成“生态恢复—功能提升—社区共生”的系统性应对路径。这些成果不仅回应了全球关注的气候适应、生态韧性与生物多样性提升议题,也提升了中国在山地小微湿地与库区消落带修复技术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建筑城规学院

来源 : 建筑城规学院

编辑:曹蔚

审核:张辉 徐珺琢

责编:韦丽